查看原文
其他

王亚莉: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王亚莉 新湘评论
2024-11-22


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27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提高驾驭高水平对外开放能力。今天我们刊登邓小平《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一文,并刊发赏析文章,旨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练就驾驭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过硬本领,提高运用国际规则维护我国发展权益能力,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


经  典

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

(一九八四年十月六日)

在经济问题上,我是个外行,也讲了一些话,都是从政治角度讲的。比如说,中国的经济开放政策,这是我提出来的,但是如何搞开放,一些细节,一些需要考虑的具体问题,我就懂得不多了。今天谈这个问题,我也是从政治角度来谈。

我们确定了一个政治目标:发展经济,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达到八百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个目标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雄心壮志,是一个宏伟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发展三十年到五十年,力争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实现我们的目标,不是很容易的。讲大话,讲空话,都不行,要有一系列正确的对内对外的方针和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确定了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的政策,没有这样的政策不可能成功。

对内经济搞活,首先从农村着手。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现在看,一系列新的农村政策是成功的。过去农村很困难,现在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人能够吃饱,能够穿得比较好,居住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政策见效很快,增加了我们的信心,对我们确定翻两番的目标是一个鼓励。

这几年进行的农村的改革,是一种带革命意义的改革。与此同时,我们开始了城市改革的试验。当然,农村这一套不能完全搬到城市,因为城市比农村复杂得多,它包括工业、商业、服务业,还包括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就是城市和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意味着中国将出现全面改革的局面。农村改革经过三年就见成效。城市改革大体上也要三年至五年才能够看到显著的变化。农村改革的经验使我们相信城市改革能够搞好。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由于城市改革的复杂性,可能会出些差错。但这影响不了大局,我们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了。总之,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实事求是。我们相信,城市改革也会成功,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写上很重要的一笔。

我们在制定对内经济搞活这个方针的同时,还提出对外经济开放。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这种帮助不是单方面的。中国取得了国际的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中国对国际的经济也会做出较多的贡献。几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就是一个证明。所以我们说,帮助是相互的,贡献也是相互的。

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会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第一步是实现翻两番,需要二十年,还有第二步,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恐怕是要五十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两步加起来,正好五十年至七十年。到那时,更不会改变了。即使是变,也只能变得更加开放。否则,我们自己的人民也不会同意。

我们希望所有的外国企业家、专家进一步认识到,帮助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有利。现在中国对外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例很小。如果我们能够实现翻两番,对外贸易额就会增加许多,中国同外国的经济关系就发展起来了,市场也发展了。所以,从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西方政治家要清楚,如果不帮助发展中国家,西方面临的市场问题、经济问题,也难以解决。经济上的开放,不只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恐怕也是发达国家的问题。现在世界上占总人口四分之三的地区是发展中国家,还谈不上是重要市场。世界市场的扩大,如果只在发达国家中间兜圈子,那是很有限度的。

我们希望国际工商界人士,从世界角度来考虑同中国的合作。这几年的合作是不错的,需要的是发展这种合作。为了便于广泛接触,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可以作为中国在实行对外开放中的一个窗口。请大家相信,中国在处理对外经济合作的一些细节问题上,不是小手小脚的。我们现在有些法律规定还不完备,因为没有经验,以后会逐渐完备的。有的朋友担心风险太大,合作中如有风险,我们共同承担。还有的提出企业的合作期限问题,如果技术确实先进,可以适当延长。总之,为了发展中外的经济合作,中国要创造条件,发达国家的经济界也要创造条件,首先的一条就是不要怕冒风险,不必担心我们的政策会变,胆子放大一些,合作的步子更快一些。历史最终会证明,帮助了我们的人,得到的利益不会小于他们对我们的帮助。至于政治上战略上的意义就更大了。

这是邓小平同志会见参加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全体中外代表时的谈话。根据《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刊用。


赏  析

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王亚莉

2023年9月27日,中央政治局就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时强调,世界贸易组织是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是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舞台。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是普遍共识、大势所趋。我们要从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深刻认识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全面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和国际经贸规则调整,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要更加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自1978年实行对外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探索具有开拓性的开放举措,包括吸收和利用外资、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等,由南到北、由东到西层层推进,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曾在多个场合阐述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明确指出中国要实行对外开放。1979年3月19日,邓小平在会见瑞士联邦委员、公共经济部部长弗里茨·霍纳格时阐述了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指出,“我们将会一步一步地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我们充分理解到不利用和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和经验,四个现代化是搞不好的。当然,实现四个现代化主要是靠自己”。1983年7月8日,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指出,“要扩大对外开放,现在开放得不够”。

邓小平提出中国要实行对外开放,一方面源于他对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带来惨痛教训的认识,他指出,“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另一方面也源于他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大势充分的观察和认识,认为中国需要通过对外开放和与世界接轨,适应当代经济特征。邓小平强调,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他还认为,中国的对外开放既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会推动世界经济和世界和平的发展。

针对当时国内担心对外开放会引来资本主义的声音,邓小平始终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为了搞好社会主义建设,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他指出,“开放伤害不了我们”,也影响不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当然,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也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想办法克服开放带来的一些消极因素。中国的发展需要对外开放,需要利用外国先进的技术、经验,吸引外资,但主要靠自力更生。

对于当时国际上担心的对外开放政策的连续性问题,邓小平表示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要长期贯彻执行,保持稳定性。他指出对外经济开放是个长期的政策,我们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是没有问题的”。此外,邓小平还注重完备对外交往中的法律规定,他认为我国对外开放初期由于缺乏经验,有些法律规定还不够完备,在发展过程中要逐步制定完善,指出“我们还要制定同国外交往的一些法律,如投资法,把政策用法律形式肯定下来了”。这些重要讲话给国外投资者增强了信心,消除了疑虑,稳定了市场,为实行对外开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到今天,我们党对对外开放的认识和探索不断深化发展。20世纪90年代,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我们党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推动我国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进入新世纪,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对外开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打开了对外开放的新天地,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全球经济发展大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要求,围绕扩大对外开放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多次强调:“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来越大。”强调要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拓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当前,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取得,通过参与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因此需要继续扩大开放之门,拓展开放空间,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如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党的二十大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了具体的战略部署。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我们要继续贯彻党中央关于对外开放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进行前瞻性谋划、整体性思考、系统性推进,在新征程上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我们要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坚持全方位、全领域对外开放,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顶层设计,促进制度建设和法规建设,推动建设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主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全面参与世贸组织改革和国际经贸规则调整。一方面,坚定维护以世贸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主张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推动建设开放型的世界经济。另一方面,在世贸组织改革和国际经贸规则调整中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提高参与话语权,维护好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二是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是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要加强整体谋划深化拓展对外经贸关系,增加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促进同各国经贸关系良性互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三是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平台建设。要多推出高水平的开放举措,积极推动自贸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创新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深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总结我国目前已有自贸区建设的经验,推广到其他的自贸试验区,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的示范作用。

四是要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货物贸易创新发展,提高我国货物贸易大国地位;推动发展服务贸易,继续扩大服务业制度型开放;推进服务贸易高水平便利化;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积极参与国际数字经济运行规则的制定和治理。

五是要练就驾驭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本领。要熟练掌握运用与对外开放相关的规则、制度以及国际法律等,提高运用国际规则维护我国发展权益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能力,打造一支能够紧跟世界形势发展变化步伐的高水平专业化的对外开放队伍。

六是要统筹开放和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我们要把握好开放和安全的关系,健全体制机制,筑牢对外开放的安全屏障。同时,要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在斗争中维护好我国安全和发展利益。


(选自《新湘评论》2023年第22期)







掌上阅读党刊

《新湘评论》

2023年第22期

点击封面

进入电子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湘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